2010年5月31日

中國海外密食當三番

今天恆指雖然只是微跌不足2點,變動不大,但是成交大幅縮減至479億港元(下同)。 大市尚未進入6月,已經出現悶市情況,初步符合筆者在5月24日一文“六絕最好炒上落?”的預期。

預料6月市況淡靜,成交縮減,縱使未至大跌收場,但不排除最差情況大市會作陰乾式下跌,最樂觀亦只是有波福無升幅。 個股波幅可能逐漸收窄,投資者要多走幾轉,方能獲利。 因此,如果閣下是看長線,不妨專心觀賞球賽,寧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7月才重回股場。 若然是無股在手便會手痕的話,或者可以留意一下中國海外(688)。

下表是該股5月份的股價表現。 筆者記錄了即日的最高價、最低價、收市價和前收市價作分析,發覺中國海外每天的最大波幅平均約有0.6元。 當然筆者也有比較過最高價、最低價或收市價跟前收市價等等單日的差別,無奈結果對炒賣幫助不大,故沒有把那些數據羅列出來。


讀者看畢一定會問如何知道每天的高低位。 其實這就是難度所在,筆者建議可以利用15分鐘圖,觀察該股的STC(18,3)的crossover去判斷即日的高低位;筆者在5月最後的一個星期,發覺以上的方法不俗。 當然到6月時,這個策略是否仍然可行,就需要進一步的測試。 有一點值得一提:中國海外的單日波幅甚少超過0.8元,如果發現該股從當日高位下跌了7毫子的話,相信即時飛身追入撈低的風險甚低。

雖然筆者於5月14日曾經表示內房股可能已經見了底,同時也看好該板塊下半年的表現,但估計短期內中央對內房的政策尚有餘波。 故此,對於資金有限的散戶來說,筆者認為內房股未到“瞓身”去買之時,現時還是炒上落比較安全。



2010年5月28日

六月大市上上落落

先看下面的恆指周線圖,大家可能會發覺似曾相識。 筆者曾經在5月20日"小奇跡日"一文用來指出19,400乃一不俗的支持位。 雖然今周指數曾經跌穿19,000大關,但最後仍收19,766.71點,証明19,400再次發揮作用。

不過,之前筆者指出因為世界杯的關係,大市6月的成交可能會進一步縮減,形成悶市格局。 再看恆指的日線圖,這兩天大市反彈,縱使指標仍未顯示超買情況,但相信指數將會受制於日線圖上保力加通道的中軸(約20,012點)。 加上兩萬點是一個大關口,就算恆指有力衝穿一兩天,恐怕之後亦會回試2萬點樓下。

筆者估計6月恆指大部分時間將會維持在19,500至20,500之間上落。

2010年5月27日

信醫改,買國藥

有些股票,你越是不敢買,越是覺得太貴,其股價就越升越有,國藥控股(1099)就是其中一個好例子。

筆者以前在製藥公司工作,時常跟同事笑稱製造藥物最重要是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銷售藥物最緊要則是GRP (Good Relationship Practice)。 無錯!人際關係是很重要的,尤其在凡事都講關係的祖國,營商時少點人脈網絡簡直是舉步維艱。 不要天真地以為藥物的銷售因為牽涉病人權益就不在此限;試想一想,如果閣下是醫生,面前有兩種效用相差無幾的藥物,當處方哪一種藥對病人都沒有太大分別的時候,你又會根據什麼去決定你的用藥方針呢? 相信那個跟你念熟的藥品銷售人員必定能夠從中取得一點好處。

現時,中國的主要藥物消費,仍是通過醫院的管道。 藥物分銷到醫院,醫院方面決定採用哪種藥,採用多少,也得看跟零售商和分銷商的友好程度去到哪裡。 醫院跟分銷商和藥廠的關係千絲萬縷,當中涉及的利益太多,不是一時三刻可以把這種情況改變。 去年中央推出8,500億元人民幣醫療改革(醫改)的目標,就是希望透過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和公立醫院的“醫藥分家”,集中藥物採購和降低醫院對藥物銷售的依賴,改善醫療服務質素。 預料醫院的藥房業務將會外判給有規模的零售商和分銷商。

國藥的機遇,正正在此。 故此,集團近年不斷東征西討,希望盡快收購地區性的分銷商,從而壯大旗下全國性的分銷網絡。 國藥現在仍是行業的領導者,全國市場佔有率大約11%。 雖然國藥是唯一一間在港上市的藥品分銷企業,但是其業務亦不乏競爭對手。 由上海醫藥跟上實醫藥和上海中西藥業合併而成的新上藥,已經擁有上海50%及華東13%的市佔率,而且不斷擴張,將會成為國藥一統天下的攔路虎。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同屬藥業板塊,同樣受惠國家的醫改方案;然而國藥的主業是為藥廠提供藥品分銷服務,跟藥廠的業務可謂完全不同。 藥廠主力研發及製造藥物(或藥物原材料);雖有自家的品牌,但同時必須承擔因藥物安全問題而隨時需要回收產品的風險。 市場上很多股評人在談論藥業板塊時,為了方便會把國藥和其他藥業股一并作簡單比較,這種做法筆者並不認同。

要分析,就要找出和國藥主業相近的企業作參考。 若把國藥跟外國上市的同業比較,便會發現國藥並不便宜。 下表列出國藥和美國三大藥品分銷商的市盈率(PE)和市值。 讀者可以清楚見到McKesson Corp (MCK),Cardinal Health Inc (CAH)及AmerisourceBergen Corp (ABC)的PE均不超過20倍。 反觀國藥的55倍PE,市場給予國藥的估值實在是非常之高。


現時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醫藥市場,日本緊隨其後。 雖然中國人口高達13億,約佔全世界的18%,但人均用藥量跟美國和日本還是相距甚遠。 國藥擁有較高估值的其中一個原因,或許是投資者憧憬中國的人均用藥會逐漸跟發達國家拉近。 另一個理由就是預期國內醫改會釋放強大的內需,從而提升整個市場的份額。 因此,從這兩點來看,國藥是有長線的投資概念和價值。

從技術分析來看,國藥自去年9月23日上市後股價扶搖直上,最高曾造$38.6,低位是上市後不久的$17.82,其間沒有重大調整,至今亦從未跌穿16元的招股價。 不過神話也會有破滅的一天;該股於本月頭跌破維持了7個月的上升軌後,股價一直插水,在日前跌至$26.1方能喘定。

國藥從去年9月24日的$17.82至今年4月7日的$38.6,升幅有20.78元;若以調整61.8%計算,其股價在25元有強大的支持。 昨天的絕地反彈,正好印証這個支持位的作用。 不過亦由於昨天反彈甚多,加上之前國藥升穿30元後也多次回試這阻力位;因此短線來說,暫時不太建議讀者再追。

最後,筆者覺得股王的特質,本來就是貴買貴賣,長升長有。 對於不太介意股價短暫波動的投資者,國藥是值得長線持有的。

2010年5月26日

阿爺 vs 黑天鵝

其實筆者真的希望能夠Sell in May and Go Away,無奈工作關係,才被逼每天看市。 如果讀者不是行業中人,有空的話實在應該飛去南非觀賞世界杯賽事,或者到上海看看祖國主辦的世博會,6月後回來再戰。 反正閣下不是大戶(筆者大膽作此假設),大市是不會因為大家多看幾眼就發力大升的。

昨天早上大市下跌了接近5百點(全日大跌682點,一萬九千點大關失守),跌得最傷的是早前大升特升的藥業股和前天氣勢如虹的內房股。 雖然筆者前文提過內房板塊的反彈已巨,但是一些大型內房股昨天的跌幅差不多蒸發了大部分前天的升幅,實在有點出乎意料之外。 下午還未開市前,有位客戶致電筆者詢問後市如何,如果看長線的話,現時是否可以撈底。

由於該客戶是筆者相識多年的舊同事兼酒肉朋友(筆者時常與他搞品酩聚會),因此筆者在提供建議時也比較單刀直入,不用太過避重就輕。 這不是說在其他客戶面前就必須裝假;只不過有些客戶是“升市醒神,跌市頭暈”一族,你跟他們說跌市要怎樣怎樣,反而對他們的心情及身體有負面影響。

回說該客戶的提問,筆者的建議跟之前所寫的一樣,就是如果錢得一注,則可以稍等(讀者可以參考5月20日一文)。 首先問題是何謂長線? 如果是長揸數年或以上,根本就不用理會現時的市況。 因為根據統計,股災只會當恆指市盈率(PE)處於20倍以上時才有機會發生,現時恆指PE不足15倍,相信短期內都不會出現像2008年海嘯的慘劇。 好友既然這樣一問,相信重點不在長線,而在撈底。

雖然筆者之前已經跟大家談論過恆指的支持位,但不妨在此重提一次。 以恆指去年重新步入升軌開始,低位為09年3月的11,344.58,高位是09年11月的23,099.57,中間升幅為11,754.99點。 運用簡單的黃金比率去計算,指數有機會分別調整至18,609.16(38.2%)、17,222.08(50%)或15,834.99(61.8%)這幾個理論支持位。 可是如果大市真的需要到15,800才能止跌,那未免太悲了。

那麼,究竟以上哪個位最有可能是恆指的底呢? 如果大多數市場參與者是錯誤的話,筆者有個“反智”的建議: 大家可以查看報章上較少財經專欄提及的支持位,該位就很可能是大市真正的底。

不過, 若然大市一直破位而下,到時候怎麼辦? 畢竟世上還有一種東西叫黑天鵝效應,就算機會再微也不代表事情不會發生。 如果到時候黑天鵝真的出現,大家又試想象阿爺會不會讓這天鵝繼續亂飛?

2010年5月25日

從內房股換馬至本地地產股

雖然昨天恆指的升幅不算很大,但是一眾內房股的表現卻相當突出,當中尤以二線內房股的升幅較為顯著,例如眾安(672)便大漲超過12%;就算比較大型的如中國海外(688)也有6%的進賬。

畢竟之前內地房地產發展商受到中央打擊炒風所影響,大部分內房股的股價早已比大市先行暴跌。 昨天該板塊的整體反彈,可以說是內房股已經走出“國十條”的陰霾,而筆者也在5月14日提出被沽得最慘烈的內房股可能已經見底。

筆者曾經多次表示看好內房股下半年的表現,亦估計該板塊的反彈也許能夠持續多好幾天。 可是由於昨天的反彈已巨,加上筆者覺得6月仍然維持上落市的格局;因此愚見認為把升幅稍多的內房股沽出,換入現時還處於低位的本地地產股,會是個不俗的選擇。

由於本地大型的地產商數目相對較少,挑選本地薑會比較容易。 筆者昨天留意一眾地產股的股價,發覺長實(1)是當中表現最差一員。 若不計信和(83),其他地產股皆錄得2%以上的升幅;而長實只是微升0.167%。

再看圖表,長實從近期高位$106.5,一直回落至上周四低位$88.3,跌幅達17%。 現時長實的RSI大約只是28。 翻查該股對上兩次調整時,股價亦能守於90元之上。大家須知道李超人早前曾經多番增持長實,在100元樓上也有買貨,你比他更清楚長實的內在價值嗎?

筆者覺得長實若反彈至95元或以上,相信也不是個過分的要求。

2010年5月24日

六絕最好炒上落?

上星期四筆者提過,今年有可能再出現“五窮、六絕、七翻身”的市況。 尚有5個交易日,5月市便會結束,基本上“五窮”再沒有研究的價值。 反而讀者關心的是,“六絕”真的會出現嗎?

今年是世界盃年,揭幕戰將於6月11日舉行,而決賽會在香港時間7月12日凌晨2:30上演。 筆者年紀漸大,已經沒有動力去觀賞當中的每一場賽事;不過對於熱情瘋狂的球迷來說,這4年一度的盛事豈能錯過? 市場估計為期1個月的世界盃將會把一眾股民的焦點轉移至每晚的賽事上,令大市在整個6月的成交進一步縮減。

因此,世界盃有可能把今年的6月變成“六絕”! 那麼在全城追看賽事的同時,投資者又應該怎樣迎戰六絕呢?

下表是世界盃於1998、2002、2006年及今年的舉行時期。 大致上,賽事是橫跨整個6月份的。 筆者再翻看恆指在對上3 屆世界盃賽事舉行期間的表現。


圖1是2006年的恆指周線圖,讀者可以清楚見到指數在5月下跌(圖中A部分),6月築底(圖中B部分),7月之後再展升浪(圖中C部分)。 從5月到7月,成交亦不斷縮減。 同時大家要留意的是,指數在06年6月的大部分時間均處於15,500點和16,000點之間。 該年是典型的“五窮、六絕、七翻身”市況。

到2002年,恆指也展示出“五窮、六絕”的表現(圖2)。 指數在整個5月大跌,在6月大約於10,500至11,000點上落。 不同的是“七翻身”並沒有在該年,相反大市在7月再度下挫。

再到遠一點的1998年(圖3),恆指在5月到7月的表現,大致上跟2002年的差不多,也是“五窮、六絕” 後,再加“七不翻身”。 指數在98年6月同樣是窄幅上落,在8,500和9,000點之間徘徊。

總的來說,恆指在過去3次舉行世界盃的年份裡都有“五窮、六絕”的特質。 同時,在上述3年,指數在6月份皆呈現窄幅上落的情況,而且大市的成交亦由5月開始一直縮減到7月。 故此,投資者可以嘗試以炒上落的策略,為下月的市況作部署。

圖1















圖2















圖3

2010年5月23日

大龍鳳

筆者的投資知識,基本上全部都是自修得來的。 由於本身不是念經濟或金融出身,因此在未入行之前,對報章上所有經濟新聞和各個投資專攔,無不詳細閱讀。 筆者由最初只能看懂經濟版內不足一成的內容,到現在能夠理解當中九成的資料,也花了兩、三年的功夫。 記得以前自己很欣賞那些專攔股評人於收集公司資料及對個股評論方面的能耐。

不過,到入行以後,才驚覺自己以前十分幼稚;原因是那些專欄,大部分只不過是一場大龍鳳的一部分。

大家知道,一隻股份需要炒上,背後的原因莫過於大戶希望能夠在股價處於高位時沽出自己手上的股權獲利,或公司的大股東趁價高時配股集資;動機其實一樣,就是要從市場吸水。 大戶要從股份賺錢,往往離不開“收集、炒高、派貨”這三步驟。 可是實際上的運作,一般大學教科書是不會提及的;筆者也是從朋友的朋友裡得知背後的“程序”。

首先,該股的大戶(或大股東)會先找來一班炒手(一般是証券行的操盤員或經紀),跟他們商討希望在什麼時候能夠看見股價到達什麼水位。 與此同時,大戶開始為公司編寫動人的故事,例如業務上將會有什麼重大的收購或轉型、會有什麼知名的基金入股、或行業的前景將會如何秀麗等等。 接著,就是要讓“好事”傳千里。

大戶會親自或透過公關去聯絡一些股評人(俗稱財經演員)和財經版的專欄作家(俗稱報紙佬),告訴這些“寫手”該公司的最新動態,又會帶他們到公司的生產基地參觀,順道到附近吃喝玩樂一番。 當然大戶最後會向這些寫手“表白”,同時亦給每人派發一份繕稿,方便他們寫作。 因此,讀者們可能會發覺同期會有多個股評人或專欄前後腳的介紹一些股份。

由於那些財經演員和報紙佬一早便知道該股有幕後支持,而自己也同時上了車,因此他們有很大的誘因去把該股唱好。 這些寫手一方面收取稿費,另一方面又有另類報酬,可謂食盡兩家茶禮,實在是一份優差。

2010年5月20日

小奇跡日

今天市況波動,開市先升168點,中午倒跌99點,午市跌勢加劇,最多跌302點,於下午2:52最低見19,276後回升大約57點,只是尾市未能以升市收市,微跌33點。 或許是3天假期的前夕,投資者見好即收,不敢持貨到下星期。

大市全日呈現升跌升的走勢。 筆者早上曾經跟行家笑說今天可能會出現像2007年8月17日一樣的奇跡日,估計下午市況會好轉,所以才於之前一文表示自己情緒高漲。 雖然今天恆指上下差距只有470點,沒有像“817”那天過千點的波幅,但是筆者覺得好友已經蠢蠢欲動,淡友似有收兵跡象。

筆者愛股之一中國海外(688)再次展示波幅王的特質,今早最高造$14.7,之後跌至$14.1,收市又回升至$14.72。 其實中國海外在過去一周,差不多每天都有5毫子的波幅;若然當天跌市,可以待該股跌超過5毫子後吸納,回升5毫子後又沽出,實行range-trading。 當然這個策略只供貼市的投資者參考,一般散戶是很難照著炒賣的。

另外,A8電媒音樂(800)及福和(923)亦有不俗的反彈,雖然今日收市未至倒升,但相信這兩股已經見了底。 尤其是A8電媒音樂,筆者是長期看好該股的(之後有機會再跟讀者細說看好的原因)。

再翻看恆指的周線圖(下圖),筆者認為19,400是一個不俗的支持位,原因是指數在過去3年某些下跌或調整市況中,均能守於此位之上,包括07年的大奇跡日。

筆者於5月14日一文說過今年大市可能會再次重演“五窮、六絕、七翻身”的投資智慧。 何以見得? 首先五窮,不用說大家現時已經感受得到。 六絕,是股市可能會因為世界杯而變得交投淡靜,加上歐豬債務危機、國內貨幣政策(人民幣升值及加息時間表)還未明朗,大市有機會陰乾式下跌。 至於七翻身,大家記得農行要在7月上市嗎? 筆者拭目以待到時阿爺會怎樣出手救市…

世界末日?!

讀者看見標題,不要以為筆者被今早由升轉跌的市況嚇怕而變得“灰爆”。 相反,筆者現時情緒非常高漲,完全違反了“升市興奮,跌市灰黯”的邏輯。

坦白說,跌市一定是令人難受的;尤其是筆者今年要替公司的客戶管理他們的股票戶口,雖不是個全職基金經理,但某程度上也感受著Fundman的壓力。 今早筆者把客戶倉內餘下的現金也買了國壽(2628);現在那些客戶的戶口可說是滿倉了,壓力只會繼續增加。 若問大市是否已經見了底,筆者會說真的不知道;不過筆者覺得淡友再沽的理由已經用得八八九九了。

打開報紙,就連筆者每天慣常閱讀的好幾個專欄,都開始信心動搖,說牛熊莫辨。 買股是看值博率的,筆者直覺認為以再跌1千點的風險,去博至少4,000點的可能升幅是相對值得的。 故此,筆者今天幫客戶買了貨。

今早筆者如常觀察盤路。 大體上,弱勢股(如敏實(425)、A8電媒音樂(800)及福和(923)等)自開市後不久即開始下跌;到了11時之後,弱勢股的跌勢加劇。 過了中午12時,一些今天比較強勢的股份(如中國海外(688)、國壽)亦相繼加入下跌行列;指數也由最多升168點轉為倒跌99點。

再說個股盤路,筆者發現很多股份呈現“恐慌性拋售”。 例如A8電媒音樂,單看股價跌了8.3%實在相當嚇人;不過如果再細心留意買盤和賣盤,就會看見其實每個價位都非常“薄”(即每個價位的買賣力量薄弱),而且亦不是每個價位都有買賣盤。 再看掛牌的証券行,來來回回都是同樣的那幾間。 這樣的情況,明顯地表示該股的股價很容易被舞高弄低。 下圖是A8電媒音樂於12:07時的買賣盤情況。 最神奇的一點,就是當筆者放下一個買盤的時候,該股卻霎時間突然升高,似是不欲筆者買貨。 筆者不敢認定是否有心人在壓價取貨,不過就覺得情形有點詭祕。

現時筆者的愚見是:滿手是貨,當然要忍;錢得一注,可以稍等;無貨在手,唔買就笨。 原因是淡友再叫市場看淡的理由只得一個,就是世界末日!

2010年5月19日

看淡歐羅,沽空思捷

過去一個月,歐羅跌不停;再看看歐豬的債務危機,短期內都不會看好歐羅。 大家知道,本港上市的思捷環球(330)有大半業務在歐洲,賣衫收歐羅。 不須多講,思捷近日的股價已經明顯指出市場怎樣看待這隻服裝股。

周線圖(圖1)顯示,思捷已經跌穿自08年10月的上升軌,保力加通道亦有擴大的跡象。 若繼續看淡歐羅的話,可以有兩種做法: 一是借貨沽空思捷(根據港交所資料,思捷是可以沽空的) ;二是每次趁STC的K線升穿D線的時候買入思捷(圖2),博其有一、兩天的反彈。 當然第二個策略是比較冒險,反應要敏捷。

圖1

 
 
 
 
 
 
 
 
 
 
 
   
 
 
圖2

2010年5月18日

國內電企露曙光?

大市下午發力回升,雖然暫時仍未重上兩萬點樓上,但是筆者午市觀看盤路,發覺內房股的買盤十分積極,不似虛火,明天指數若能再下一城,後市有望。 故此筆者今天談論股票,相信會有知音。

幾年前,一眾電力股如華能(902)、大唐(991)及華電國際(1071)全是散戶和基金經理的愛股。 筆者的一個朋友曾經熱炒華能,貪其有波幅,息率高。 可是電力板塊好像在07年的牛市完結後中了咒;當大部分股票在09年的大升浪之中交出超過1倍、甚至數倍的回報時,所有內地電力股卻只有不足1倍的反彈,嚴重跑輸大市,跟國內基建股可謂難兄難弟。 連著名投資者東尼亦對自己三年前買入的華能表示失望。

祖國經濟起飛,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用電量應該有增無減,況且中國現時仍是一個製造大國,對電力的需求仍然殷切;因此,問題的關鍵不在於需求。 環顧世界其他地方的電力企業,遠的不說,就看看本港的兩間電力公司,有哪一年不是賺錢的? 問題只是多與少。 電企做的是公共事業的生意,再加上在某個地區的電企一般都是寡頭壟斷,利潤有了保障, 除非是經營不善,否則理應跟虧損談不上關系。

無奈實情是內地電企近年成為了國策下的犧牲品。 由於電費的增減對市民有著重大的影響,而且影響的範圍也相當大;政府為了確保民生不會受到通脹的太大打擊,這兩、三年來嚴格限制電企的加價申請。 另一方面,剛公布的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是2.8%,比預期高;相信中央為免通脹惡化,今年內都不會容許電企提高個人及家庭用電的價格。

如果不能提價,薄利多銷會是企業的一條出路。 可惜的是,國內電企目前仍然以火力發電為主,佔總發電量的8成以上;偏偏近年煤價高企,而且仍有上漲的趨勢。 從《中國煤炭信息網》的資料顯示,秦皇島港煤炭價格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2.5–25.2%,預期國內的煤炭價格於短期內不會有大跌的機會。

其實中央是知道電企因為“市場煤、計劃電”而經營困難,本來也有“煤電聯動”的機制去容許電企因煤價上漲而對電價作出調整。 不過此機制推出以來,相關部門都以通脹為由而嚴控其啟動,煤電聯動可謂名存實亡。

內地各電企早已不對政府寄於厚望,紛紛另覓開源節流的方法。 例如華能開始發展利用再生能源的途徑去發電;大唐和潤電(836)則購買煤礦,實行減少對外的依賴。

不過,這一切都不及上周總理溫家寶發表要鐵腕淘汰落後產能的言論來得實際。 根據《關於清理對高耗能企業優惠電價等問題的通知》,現行對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燒鹼、水泥、鋼鐵、黃磷、鋅冶煉等8個高耗能企業的用電價格優惠將會限期取消,並實施差別電價政策。 簡單來說,自今年6月1日起, “限制類企業”及“淘汰類企業”的電價標準將會分別調高100%和50%;各區也可因應不同需要而向以上兩類的企業進一步加價,並向能源消耗超標的企業收取懲罰性電價。

雖然未知內地電企能夠從這個一石二鳥的方案中受惠多少,但至少可以看出中央開始向電企伸出援手,對加價兩字開了綠燈。

2010年5月17日

自律的學問

筆者本應打算談談國內的電力股,不過由於大市再度下跌,相信讀者們暫時對股票的興趣將會大減。 筆者認為電力股一文,可能需要像近來的IPO一樣,暫避風頭;若明天市況稍為好轉,才再推出。

今天大市非常不濟,最多曾經跌551.93點,收市報19,715.2,仍跌430.23點。 二萬點大關再度失守,筆者看見個股的報價亦不禁眉頭深鎖,故建議各位讀者“若要常歡笑,不要看股票”;希望這十字真言能夠令大家輕鬆一下。

轉另一個話題,筆者曾經閱讀一篇關於投資的文章,當中提及過有三項因素影響一個人投資的成與敗。 這三項因素分別是運氣、知識和情商(Emotional Quotient, EQ)。 雖然我們控制不到運氣,但是知識和EQ卻是可以通過後天的進修和鍛煉去加以提升的。 三者之中,EQ包含的東西很多,當中的紀律(discipline)是筆者認為最重要而又最難改進的一項,原因是它涉及到個人先天和後天的性格。

先跟大家說一件真人真事。 話說筆者的一位舊同事(化名T先生)對各種金融產品皆有所認識,舉凡股票(本地及海外)、期權、期指及外匯等,他都曾經落場參與;雖然未至瘋狂地步,但也可以稱得上半個“炒精”。 日前筆者跟T先生傾談,發現他最近再作馮婦,炒賣外匯。 大家應該知道,由於外匯市場上落快,流通量大,因此是愛好賺快錢、賺大錢之輩成就其宏業的好地方。 不過,亦因為該市場是24小時運作,所以參與者一般都是反應快、身體健壯的人士。

T先生自稱身家不多(這一點筆者不會懷疑),在08年的金融海嘯中亦損失大半資產;選擇炒匯是抱著以小博大的心態盡快賺點資本,再戰股場。 他用500美元開倉,花了大約一個月炒上至2,400美元。 雖然本金少,但從增長幅度來看,他已經把資本增值了差不多5倍。 由於他看好美元對其他貨幣的走勢,所以一直買入美元(USD),沽出歐羅(EUR)、瑞郎(CHF)及加紙(CAD)。 在3個多星期裡,T先生日炒夜炒,形勢大好,事事暢順;他連一元幾毫的獲利機會也不放過,單是這種毅力已叫筆者佩服得五體投地。 而他亦跟自己承諾,只要堅持多一會,就會套現,暫時離場。


T先生一直小心翼翼,相當理性,幾乎食盡中間的所有波幅,自信心亦與日俱增。不過自信漸漸成長的同時,自負也悄悄地不斷膨脹;悲劇偏偏就在最後的一局發生。 T先生相信自己的眼光,感性地認為歐羅跌得太久太多,會物極必反。 因此,他突然轉為看好歐羅,博其反彈。

結果怎樣,相信有留意外國新聞的都會猜到。 T先生最後爆了倉,之前的所有利潤統統付諸流水;筆者也替他難過。

死因聆訊:其實T先生的運氣一直很好,亦具備炒家的判斷力;若論炒賣的技巧及功力,T先生絕對遠遠在筆者之上。 可惜在最後的一注,他心存僥倖,放棄自己之前的分析和立場,看錯方向站錯邊後,卻未能自律,結果沒有止蝕,敗北離場。

這個故事雖然悲劇收場,但是發人深省。 自律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2010年5月14日

跌市… 會過去的

恆指今早最多曾經跌超過230點,中午跌幅收窄,跌69點。 今天已經是恆指跌穿250天移動平均線的第8日,若然牛市未完,指數理應重上這條牛熊分界線之上;筆者此刻實在有點著急及迷惘。

其實有同樣感覺的相信不只筆者一人,看看報章上的股評人,很多已經對後市的去向寫無可寫,評無可評;有的索性轉談其它話題,例如近日內地的大蒜價被炒得熱烘烘。 筆者覺得這是好現像,當人人不再談論大市走勢,不再估底,甚至出現牛市是否已死的討論時,相信大市將會很快走出一個方向。

日前筆者亦說過,指數已經開始對壞消息缺乏反應,此乃另一好現象。 試想想,如果下星期突然出現一個比較利好的新聞,一個小小的好消息,大市會怎樣的回應?

筆者今早從一些內銀股及內房股,看到一點偷步入貨的跡象。 翻看工行(1398)、建行(939)、中行(3988)及中國海外(688)的圖表,筆者發現這些股份已經重上保歷加通道中軸之上;反而本地的大型銀行股(除匯豐(5)外)及地產股相距中軸仍有一段距離。 筆者大膽認為早前被沽得最慘烈的內銀股及內房股,可能已經見了底。

由於現時250天線處於約20,612.24,保歷加通道中軸在20,822.04,故筆者認為指數必須沖破20,600-20,800這個阻力區,才能在下半年大放異彩;短線的投資者可以在恆指升抵這區域後先行獲利。 如果像筆者對後市充滿信心,則需要有坐搖搖板的心理準備,因為今年的市況,可能會再次印証“五窮、六絕、七翻身”的投資智慧。

最後補充一句,大市若回升,重心仍是有實力的大價股。

2010年5月13日

大市未轉勢,短炒一轉最實際

大市升升跌跌;雖然筆者對下半年的市況樂觀,但好漢不吃眼前虧,刻下指數尚未企穩,筆者只可叫大家少量買貨,始終未能全情投入。

歐豬危機、內地調控樓市、美國上周又突然上演單日爆跌跳樓機;正所謂左一巴、右一巴,筆者覺得大市開始對壞消息缺乏反應。 好像執筆之時,恆指已升了190多點,或者好友真的已經蠢蠢欲動。

筆者對後市是審慎樂觀,既然現時大市未轉勢,短炒一轉最實際。

近日金價升,一眾金礦股及黃金ETF(SPDR金ETF,2840)皆有不俗的升幅。 讀者不妨留意紫金(2899)的日線圖(圖1),可以見到該股日前已經升穿自去年11月26日一直伸延下來的下降軌。 再看周線圖(圖2),情況就更加明顯,STC數據亦利好。

暫時把周線圖上的保歷加通道中軸視為短期阻力位(約$6.59),並設為短炒目標; 跌回下降軌之下則作止蝕。

記住,話明短炒,唔該嚴守止蝕!

圖1

 
 
 
 
 
 
 
 
 
 
 
 


圖2

2010年5月11日

聯邦制藥宜長不宜短

貼市的讀者應該知道,過去的一個月是藥業股的天下;受惠於國內的內地醫療改革,該板塊內大部分成員的股價皆錄得兩至三倍的升幅。 及至最近大市回落,藥業股才開始出現明顯的調整。

以筆者偏愛的聯邦制藥(3933)(聯邦)為例,公司2009年全年盈利大增26%至5.41億元。 業績公布後,聯邦由3月22日的$5.29,跳空大升超過20%至3月23日的$6.40。 之後該股越升越有,到4月26日見近期高位$10.2後才開始調整。 筆者跟大部分散戶一樣,錯過這段千載難逢的升幅。 其實投資者可以從保歷加通道,預測聯邦的是次升勢。

圖1是聯邦制藥的6個月日線圖。 聯邦在A點(即3月23日)大升超過20%,股價亦高收於通道頂之外。 投資者應該此時買入,因為聯邦從這點開始已經進入了“Walking the band”的狀態,持貨者可以靜待股價扶搖直上,不用急於出貨;而聯邦及後也多次升穿或收於通道頂外(如B點)。 直至於C點(4月26日)創出近期新高後,聯邦回試通道中軸,然後再造出D點。

近日聯邦的股價已經跌穿通道中軸,MACD出現牛轉熊,加上STC的K線也跌穿D線,Walking the band可以說是完結。 再細心一看,大家會發覺,C點和D點營造了一個雙頂形態,頸線位置大約在9元。 因此,短線來說,聯邦將結束近期的升勢,量度調整目標約8元。

圖1

另一方面,筆者把部分在港上市的藥業股跟外地同業作一比較。 表1是部分在美國上市的藥業股的股價及市盈率(PE)。 除了強生(Johnson & Johnson)[JNJ]外,其他大型藥企的PE均處於14倍以下,而AstraZenneca更交出單位數字的PE。 反觀本港的製藥公司(表2),除了中國製藥(1093)的8.95倍PE外,本地藥廠的PE全部超過15倍,大部分更高於20倍以上。 由此可見,本港的藥業板塊經過一輪熱炒後,估值並不便宜。 對於擁有20倍PE值的聯邦來說,其現價可能是貴了一點。

表1

表2

不過,看遠一點,聯邦或許有更深遠的長線投資價值。 先說業務,聯邦投資了3億元、花了8年時間研發的重組胰島素(recombinant insulin)制劑產品於去年獲批生產。 鑒於現時內地約有1億名糖尿病患者,聯邦對首個基因工程產品的市場潛力非常樂觀,希望今年營業額可達3千萬元的目標。 另外,由於中央政府將於2009年至2011年期間投入8,500萬元人民幣作醫療改革,並且推出《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而聯邦則有12個制劑產品進入了該目錄,意味這些藥品的知名度可被提高,令相關產品的銷量增長,足以彌補同期旗下其他藥物售價下調的壓力。

美國在3月通過醫改法案,聯邦是內地首間獲得美國及歐洲藥物標准認証的藥廠,相信其藥物原材料及中間體的需求將大大增加。 筆者翻查聯邦最近的業績報告,發現公司海外的客戶眾多,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大藥企(如Wyeth惠氏)。 由於美國大型藥企大多生產及銷售專利藥物,製造和售賣一般成藥(如抗生素)的藥廠較少,聯邦正好填補這個空間;而集團亦對美國的市場充滿信心。 筆者覺得至少在現任美國總統的任期內,聯邦在美國市場的前景應該甚好。

可是,有些投資者可能會因為聯邦早前宣布配股集資,而對該股有所顧忌。 這亦無可厚非,事關配售的1億股當中,聯邦是以先舊後新方式配售5,000萬股。 不過大家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大股東蔡金樂及其家族現時的持股量是非常高,再加上第二大股東惠理(Value Partners)也持有7.35%的聯邦股權,街外流通的聯邦股份甚少;以我對蔡主席人格的認知,我想他只是希望藉著配股去增加聯邦的流通量。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惠理最近增持190萬股聯邦,平均價為9.025元。 著重基本分析的名牌基金也不惜高位接貨,或許聯邦有更高的投資價值,是我等一般散戶暫時仍未看出來。

[注:“Walking the band”是由保歷加通道發明人John Bollinger所提出。]

2010年5月10日

久旱逢甘露

升市興奮,跌市灰黯;相信今天各讀者都會興興奮奮!

恆指從4月12日的高位22,388.77跌至上周五(5月7日)的低位19,699.50,在20個交易日共蒸發了差不多2,700點。 今天恆指終於來個大反彈,升506.35點(升2.54%),成交亦不少,有700多億港元。

上升股份當中,最矚目的應該算是匯豐(5),進賬了5.6%。 一眾內銀股及保險股全線報捷。 煤炭股亦有可觀升幅,神華(1088)及中煤(1898)分別上漲4.3%及5.3%。 由年頭開始一直尋底的電力股也來個反彈,當中以大唐(991)上升4%最為厲害。

內房股全線上升,或者由於雜誌《iMoney》的報道緣故,綠城中國(3900)大升5.4%,是內房股之最,連該板塊的波幅王中國海外(688)及遠洋地產(3377)都望塵莫及。

正如上星期五一文所講,筆者覺得大市跌得太多,撈底的風險有限。 因此筆者上星期五也替早前提過的一位客戶的信托基金倉買入了1萬股匯豐,平均價大約$73.8。 其實筆者早在上星期三已經開始幫她入貨,不過卻把匯豐安排到星期五才買入,原因是筆者相信大市若然要繼續下跌,匯豐將會是淡友用來“質低”指數的最後一隻棋子。

至於後市去向,筆者維持指數連升3天才言轉勢的看法。 暫時仍以保歷加通道中軸(即20天線)為初步的反彈目標,即21,177.75(下圖紅色箭咀)。

另外,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聯邦制藥(3933)的走勢,該股應該是之前熱炒的藥業股當中,唯一一隻今天下跌的股份。

明天跟大家談談聯邦的投資價值。

2010年5月7日

今天買貨,風險有限

筆者昨天已經跟大家講過可以買貨。 美股昨晚曾經爆瀉千點,最後仍跌347點。 今早恆指恐慌性下挫400多點,中午跌幅收窄,跌百餘點;下午剛開市,完稿前暫時未知結局。

從技術指標來看,很多股份已屆買入的良機;例如國壽(2628)的14天RSI已低至27,STC也顯示買入訊號(見下圖)。 至於之前挨沽多時的內房股如中國海外(688)、遠洋地產(3377)及富力地產(2777)均出現技術反彈,尤其是中國海外於開市後低見$13.5即被火速大手買入,最高升至$14.8,升超過6%。 值得注意的是,東亞銀行(23)主席李國寶近日在市場上不斷吸納中國海外的股票,最新公布的持股量是850萬股。 可是,讀者亦須留意內房股的反彈並不全面,一些中小型的內房股例如SOHO中國(410)及沿海家園(1124)等便沒有出現明顯的買入盤。

筆者今早亦建議部分客戶換馬,把倉內一些質素不佳的細價股換出,買入保險股、內銀股或內房股。 畢竟前兩者現時的市盈率實在吸引,後者早前則被過度沽售;筆者認為從基本面及技術面去分析,這類股票都是值得吸納。

一些客戶仍然對倉內的細價股抱有一絲希望,捨不得把它們沽清。 這可能是我們從小被灌輸“在哪裡跌低,就要從哪裡站起來”的概念之故。 雖然這個道理用於做人處事上,可以令我們逆境自強,但在股票市場裡,這個守則卻是投資者的絆腳石,是投資大忌。 很多人(包括筆者)在某股票上輸了錢,潛意識要求自己在同一隻股份上把輸掉的賺回來。 坦白說,筆者也花了很長時間才能擺脫這個枷鎖。 今天筆者身體力行,把自己倉內的一隻細價股悉數沽出,換入1手國壽,實行平賣平買。

輸了錢,不打緊,最重要的是亡羊補牢。 筆者相信,大市要回升,第一浪會是由這些有業績有實力的大價股領漲。

2010年5月6日

有錢真好

筆者昨天建議大家有錢的話(即淨現金而又沒有股票在手) ,就可以投入第一注錢買貨。 當然如果你手上只有一注資金,那麼我勸你現在還是暫且忍手,因為大市仍有機會再跌,至於跌幾多,大家可以參考黃金比率去計算。

牛一的升浪,是從去年(2009年)3月9日的11,344.58開始,升至去年11月18日的近期高位23,099.57,升幅是11,754.99點;以調整幅度為升幅的38.2%計算,恆指將會見18,609.16。 如果大市繼續下跌,筆者相信這個將會是今次跌浪的鐵底。 當然18,609.16只是個理論調整目標,指數有機會跌多或跌少,所以上下正負300點的偏差是合理的。

說回今天的標題,雖然讀者看過之後可能會有“ 原來阿媽是女人”的感覺,但這正是昨天幫公司的一個客戶入貨後,筆者有感而發。

話說該客戶準備了1千萬港元的現金去成立一個信托基金(Trust)。 事前已經跟筆者商議好要買那幾隻股票。 由於法例列明,信托基金內的股票一定要是上市公司的股份、市值至少要達100億港元或以上、及至少有5年的派息紀錄。 條件所限,筆者選擇不多,都是買長實(1)、新鴻基(16)、匯豐(5)、中石油(857)、港交所(388)等股票,大約每隻花80至100萬港元。

其實,該客戶上月已經叫買股,不過由於筆者覺得恆指剛剛開始南下,大市下跌空間不少,故一直等到昨天才入貨。 那又為什麼不等到大市完全見底才開倉? 那是因為一來筆者不是先知,不會知道指數會跌到何時何地; 二來該信托基金是作長線投資用途,主要為了收息作子女的教育經費,上車以後如無意外,相信未來五年都不會隨便改動倉內的組合。 既然如此,昨天買貨跟到月底買,筆者覺得分別不大。

基本上,昨天買貨不算是什麼難事。 股市跟超市不同;超市大減價時,人人爭相購物;但當股市下跌時則人人拋售。 昨天跌市,“通街平貨”,筆者也懶得花精神用CD (careful discretion) orders去處理,每隻股票只是用一兩個買盤,便輕鬆地完成購貨任務。記得以前在舊鋪的日子,有些客戶買20、30萬港元的股票,也要求以CD orders去買貨,最後又要把幫他買入的平均價跟VWAP (Volume Weighted Average Price)比較,慌死蝕底。 對於一些超級大客戶,他們絕對有權要求這樣的服務,可是在本地証券行,很多所謂大客的中型散戶,卻被寵壞。

所以話,有錢真好…

[注: 因為在交易時段內股票的價格可以有很大的變化,為了避免在高位(或低位)買入(或沽售)所有股份,交易員需要做CD orders,在不同時段買貨(或沽貨),目的是盡量令買入價(或賣出價)跟市場成交的平均價貼近(或更好)。]

2010年5月5日

噏中咗... 可入第一注錢買貨

4月29日一文,筆者談論過恆指有機會於農歷立夏(5月5日)下跌至250天移動平均線。 今日恆指收報20,327.54,跌435.51點,成交772億港元。

恆指已經跌穿牛熊分界線,有貨在手,當然是坐艇;有錢在手的話,筆者覺得已經可以投入第一注錢買貨。 不要奢望可以撈底,因為現時市況仍然不穩,後市會反復上落,筆者對自己向讀者的建議一向保守,認為要待恆指企穩後連升3天,才能全面看好。

基金倉亦準備買貨,到時候告訴大家。 至於昨天推介的利信達(738),今天雖然隨大市回落,但是沽壓不大,反映持貨者惜貨如金,可以繼續留意。

商場葉問打芬佬

筆者本來打算今天寫聯邦制藥(3933),文章亦已經寫好一半;不過看見昨天一段關於豐德麗(571)的新聞,巴不得要跟大家分享。 反正今天是跌市,就當是聽一則股場花邊新聞,娛人娛己吧!

筆者在3月18日“麗豐與匯豐”一文提過,美資對沖基金Passport Capital持有超過28%豐德麗股權,是為了豐德麗旗下的超值資產。 Passport Capital由2007年開始,不斷買入豐德麗的股份,及至該年11月首次披露持有豐德麗5%股權;其後大市回落,但該基金仍繼續吸納,越買越低,到2008年11月該基金的持股量已達28.31%。

有傳大股東林建岳看見勢色不對,同月宣布以每股$0.5配售1.2億股新股,意圖攤薄Passport Capital的持股。 Passport Capital申請禁制令,要求法庭禁止豐德麗配股,雙方接著對簿公堂。 訴頌維持了一年多後,Passport Capital在日前悉數沽售豐德麗。 市場估計Passport Capital成為豐德麗第二大股東的成本至少要5億港元,是次狙擊不成,賬面虧損超過1億港元。

外資對沖基金來香港搵食,很多時候都能夠滿載而歸。 今次Passport Capital損手而回,算是岳少替華商爭回一口氣。 雖然把林建岳比喻為葉問實在不太適當,但筆者覺得岳少今次以逸待勞迎戰美資Fund Man,倒有點像電影《葉問2》裡面,最後由甄子丹飾演的葉問跟美國拳手比試的一場戲。

其實Passport Capital沽清豐德麗離場,對雙方都有好處:一方面岳少可以保住自己江山,繼續做其大股東;另一方面Passport Capital可以套現資金保留實力,尤其是現時 “通街平貨”,更好的投資機會可謂俯拾即是,所以筆者認為這是個雙贏結局。

不過,如果讀者有留意豐德麗的走勢,會發覺該股於4月29日突然爆升,由最低$1.0升至最高$1.21,當天亦高收於$1.20。 但翌日(4月30日)由最高$1.23跌至$1.11收市,成交量亦大增至大約365球股,佔已發行股本1,240球股的34%。 筆者看見也感覺奇怪,因為當日豐德麗是整個麗新系內唯一異動的股份;當然事後大家才知道是Passport Capital趁高價出貨。 可悲的是,這兩天追入豐德麗的散戶,恐怕暫時是這次狙擊戰中的最大受害者。

2010年5月4日

利信達升浪將至

利信達(738)從事皮鞋製造和銷售,主要市場包括於香港、澳門及中國大陸,於3地共有零售店鋪403家。 集團的自有品牌Le Saunda萊爾斯丹及CnE真適意(原名斯艾依)擁有高知名度,令其零售業務成為收益的主要貢獻來源,佔綜合收益的79.0%。

利信達於4月28日發出盈喜,預期截至今年2月28日止全年盈利增加超過50%,主因中國內陸零售業務盈利驕人增長、下半年度香港零售營運的表現有所改善及出售投資物業盈利。

圖表上,利信達由去年底開始,到4月底完成了4個月的收集期,過去數天的杯柄部分亦見成交縮減,利好。 今日該股跳空而上,成交增加配合(若不是市況不濟,利信達的表現應該更好)。 筆者覺得現價上車,持貨至6月時集團公布業績,獲利應該不錯。

2010年5月3日

景福值得一博

記得以前每當五一黃金周假期臨近,在港上市的珠寶首飾股和化妝品股都有一番炒作。 不過近一、兩年,“五一”對這些股份的影響力已經今非昔比了。

現在來港旅遊的同胞,大富的就買LV、 Gucci等名牌手袋,小富的就買日用品如奶粉,貪其貨真價實;至於珠寶及化妝品,一般人只會順道補購一些回家。 這是由於很多珠寶首飾商早於四、五年前就開始擴充國內的業務,在一二線城市大開分店;內地居民根本就不必在港大量入貨。 因此,雖然本地營業額的增長可能不及國內,但對於一些本港知名的珠寶首飾商(例如周生生(116)、周大福及六福(590)等),她們整體的生意大都增加了不少。 話雖如此,筆者每逢假日經過旺角的珠寶金飾店,發覺店內的客人仍是以內地人居多。 你看彌敦道兩旁有十多間珠寶店同時經營,就不用懷疑國內居民的購買力。

翻看在港上市的珠寶首飾股,大致上有6隻是值得留意的(見下表)。 筆者發現,除了景福(280)及億鑽珠寶(475)外,其他的珠寶首飾股一般都存有溢價,當中以六福(590)的3.6倍最為厲害。 無可否認,周生生及六福是國內同胞心目中的名牌,她們的分店人頭湧湧,生意做得十分出色;但在港也擁有不少分店的景福,其營業額雖然下跌,但仍賺錢,股價跟每股資產淨值有如此大的折讓,筆者覺得有點不太合理。


再觀看圖表,景福的股價在$0.8和$0.9之間徘徊了超過8個月,其間成交縮減,直至4月才開車,成交增加;移動平均線亦呈現三線重叠而上。

筆者認為雖然景福的營運不及周生生和六福,但如果其股價折讓從現時的47%收窄至30%,股價已經可以上望到$1.28。

2010年5月1日

提早換季,不會蝕底

近幾天,財經版專欄的熱門話題莫過於“尋底”,令讀者們開始看得有點“膩”。 這亦是無可厚非的,因為一眾股民現時最關心的是恆指幾時見底,可以撈底未?

恆指還要多跌幾多點,下跌目標是多少,相信很多報章已經談論過,筆者之前也曾跟讀者分析,不用在此重覆。 大家留意指數升跌,其實目的只得一個,就是想入市賺錢。 既然動機簡單,倒不如換轉另一個角度,細心想一想,下半年究竟會是升市,還是跌市?

現時困擾著大市的因素很多:加息時間表、國內通賬問題、人民幣升值、內地房地產泡沫及歐豬五國的債務危機等。 每天打開財經版,總會命中以上兩、三個。 問題的關鍵是這些因素對後市的影響是正面還是負面, 影響力有多久, 影響力有幾大。

逐一快講,首先講加息。 美國無條件加息(這點任總昨天已經解釋得好清楚,讀者自己翻閱報紙,在此不贅),市場關心的是中國的息口上升周期在今年內何時開始。 中央一直密切留意國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從而決定調整息口的時間表。 由於中央不會單單以一季的數據去作出決定,而且剛公布的數據顯示通賬亦算受控;因此,就算加,相信會是第二季尾或第三季頭的事。 一般來說,加息短期確實會為市場帶來震蕩,但卻是証明經濟正在增長,長遠對股市有利。

人民幣何時升值,則是比較難去預測。 4月初市場憧憬人民幣升值加快,不過這熱烘烘的議題在中美兩國領導人見面後就很快地冷卻下來。 畢竟溫總說過,人民幣的升值將會是出奇不已。 這也不無道理,單看過往內地每次調升銀行存款準備金皆令市場“為之一震”,便知溫總話中有話:就是人民幣今年一定會升值,不過大家一定猜不到幾時。 人民幣一旦升值,資金繼而流入人民幣相關的資產,可謂股市上升的催化劑。

另一邊廂,內地房地產的確有點泡沫,但房地產在中國可謂百業之母,連銀行有很大部分的收入都是來自房地產的發展;中央政府對內房是有保有壓的,現時對行業的打壓可視作為人民幣的升值而鋪路。 筆者看好內房股下半年的走勢。

至於歐豬五國(PIIGS)對整個歐盟造成的禍害,雖然相信要花至少好幾年的時間去收拾,但總有完結的一天。 資金從該區流出,受惠的會是東面的中國及其他新興國家。 歐豬對市場的震撼,心理大於實際。 我們不是已經見過華爾街大行逐一倒下這些大場面嗎?

筆者覺得現時的股市是乍暖還寒。 不過,既然知道夏季一定來臨,現在開始換季,可能只需忍受多一兩星期的冷天氣。 筆者對後市樂觀,相信下半年的股市會跟今個夏日同樣熾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