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6日

漠視國策一世窮

日前筆者在“好股也要相識於微時”一文提過當年未有買入聯邦制藥(聯邦)(3933)的股票而感到可惜。 今天就說說當年不買聯邦的原因。

筆者未入證券行業之前,曾經在製藥公司從事臨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的工作數年,對藥物的研發及生產過程可算是有點認識。 就筆者所知,根據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的統計資料,平均每研發5,000個新的分子,才有一個最終能夠被應用到醫學治療上。 藥廠得到一個有生物活性(bioactivity)的分子後,便要進行一系列嚴格的臨床測試。 藥物的審批註冊和上市前的準備工作需時可達數年或十年以上,藥廠前期所投放的資金亦非常龐大。 此外,藥物上市後,藥廠更須不時監察產品的效用和安全性。 若果當中的過程有任何意外,製藥公司的損失是難以想像的。

其中一個例子是全球第三大藥廠賽洛菲安萬特(Sanofi-Aventis)[SNY]自行研發、兩年多前準備上市的新藥Acomplia。 此藥原本用於控制體重,可惜其有效成分利莫那班(Rimonabant)因懷疑可能會增加服用者的自殺風險,最後被歐盟禁售,在美國亦未能上市;賽洛菲安萬特的股價因此而下跌了不少。 製藥公司的生意,可謂高回報但高風險。

翻查畢菲特(Warren Buffet)的投資旗艦巴郡(Berkshire Hathaway) [BRK]的投資組合,持有比例最高的藥業股強生(Johnson & Johnson)[JNJ]亦只佔3.02%,其次就是賽洛菲安萬特的0.26%。 而索羅斯(George Soros)的對沖基金(Soros Fund Management)則只有輝瑞(Pfizer)[PFE]一隻藥業股,佔其組合的3.03%。 可見大師投資藥業股時也是格外謹慎。 筆者因此亦從未在藥業股上作任何形式的投資。

那國內的藥業股的投資價值又如何呢? 其實,在過去數年,國內的製藥公司的經營環境並不好到那裡。 聯邦也經過一段非常困難的時刻,蔡主席亦曾經要實行“不減產、不裁員、不減薪”來激勵員工的信心。 直至去年中央宣佈推出8千億元人民幣的醫療改革,增加可供市民使用的醫療用藥及設施後,龐大的藥物消費力才得以釋放出來。 再回看聯邦09年度的業績報告,讀者便會發現上半年每股的盈利是11.2仙,下半年則大增三倍至33.9仙;下半年的營業額和毛利也比上半年高。截至09年底,聯邦共持有173種原料藥及製劑產品,當中的34種已被納入醫保目錄,12個製劑產品進入了《國家基本藥物目錄》。

由此可見,投資國內企業,不單是藥業板塊,要考慮的重要因素,還是國策、國策、國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