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4日

抽新股之我見 (10月3日)

近日大市氣氛熾熱,一眾成分股及龍頭股皆有好表現,當中的本地地產股,如長實(1)、新地(16)更是高處未算高;眼見大價股一直飆升,股價高不可攀,在子彈有限的情況下,小股民轉戰IPO市場也是無可厚非。

無可否認,新股確實吸引,每手一般僅需花費數千元,便可以買個大家認為是“幾乎必賺”的希望。 只要不怕麻煩,每隻新股例必捧場,實行刀仔鋸大樹,密食當三番,累計的蠅頭小利也可以是非常可觀的。

筆者認同抽新股是可以賺快錢,而這亦是這個玩意受到歡迎的最大原因之一。 盡管如此,筆者還是覺得有幾點是值得大家留意的。

首先,由於散戶和大戶所獲得的新股資料,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大戶在新股資訊上的優勢沒有在舊股上的那麼大。 相對上市已有一段時間的舊股來說,抽新股的好處是內幕消息較少。 不過,所謂“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對於優質新股,在人人“識貨”的情況下,超額認購數十、甚至過百倍已是家常便飯。 眾所周知,若閣下不是大額認購,或是動員全家人去抽,獲派發的新股數目一定少得可憐。

可是,大額“入飛”一般都是透過借“孖展”(融資)去申請,利息成本必須考慮;這亦是為何借錢抽股的投資(機)者大多在上市首日拋售股票,以免夜長夢多。 就算閣下是大富之人,全數自資入表申請,投入的資金通常被鎖定10天,這裡也涉及機會成本的問題。

另一方面,上市的本意是好;集資除了能夠壯大公司,增強集團將來的業務發展實力,亦能改善營運效率及企業管治。 對於國有企業,實在有這樣的必要。 不過,對於一些已有多年歷史的私人企業來說,投資者實在應該細心思索一下,私人公司的持有人為何要把年年賺錢的生意上市,與君分享。 對於一些沒有財政壓力的準上市企業,更應打醒十二分精神去迎接別人突然伸手要錢的“好意”。 洪良一役,便叫大家如夢初醒。

筆者曾經抽過新股,也曾經嘗試去啃那本厚厚的招股書,得出的結論是招股書可以治愈失眠,但副作用是沉悶得有機會令人自殺。 筆者亦很難想象遇著數隻新股同期招股上市,投資者如何能夠於短時間內消化幾寸厚的資料;當中必定有所取捨。 盡管股民勤勤力力認真研究招股書的內容,看見動人心弦的數據,但這並不代表準上市公司就是營運卓越前途優秀的企業,畢竟數年的獲利業績只是通過上市委員會的部分最低要求;情況就如履歷寫上會考5科合格,並不等於應徵者就是優秀的人才。

對於看圖派而言,新股的最大弱點,是沒有圖表可看,沒有趨勢可循;買賣的難度比炒賣細價三四線股不遑多讓。

因此,在筆者眼中,大多數新股,既難以依靠基本因素去判斷,也欠缺圖表作技術分析;實在只能單靠大市當時的氣氛,來個順水推舟。 盡管如此,抽新股不能贏飽,亦不至輸死,在六合彩的投注成本增加一倍的大前提下,算是投機一族的不錯選擇。

至於筆者,則寧願在眾人皆醉的環境下,等待大市回調帶來的機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