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中國歷史,每次朝代的更換或政權的轉移大多發生在飢荒、瘟疫或民不聊生之時。 說得可悲一點,某程度上,相對西方人,中國人算是比較容易管理,因為龍的傳人在過去數百年所經歷的苦難實在太多;只要吃得飽,穿得暖,便不會有太多的投訴。
據一些社會歷史學家分析,八十年代後期,國內的通脹率高達兩位數字,嚴重影響民生,國民對當時的腐敗政權早已恨之入骨,是最後導致六四事件的發生的原因之一。 再看近一點的香港,腳痛特首管治期間,民怨沸騰,加上沙士襲港,結果是處處遊行,日日示威。
試想像,現時祖國人口13億,城鄉居民大約各佔一半;若有動亂發生,假設只是居於城市內的一半國民參與,這已是3億多的示威群眾。 根據新華網的數據,解放軍總員不足300萬軍人,若要平亂,要以一敵百,實在沒有這個可能。
近日各大媒體大肆報道國內的通脹形勢嚴峻,中央已經意識到民間的怨氣逐漸積聚,若果不再做點工作去舒解民困,早晚會影響國家的穩定,危及中共的統治威信。
穩定勝於一切,是任何政權的底線。 現在阿爺要保持穩定,就要把通脹降溫。 因此,任何有關衣食住行費用的上漲,可免則免。 其中,水費不能加,電費亦不能加;可是電企已經沒有什麼盈利,怎麼辦? 得!向上游行業開刀。
新華社報道發改委下令煤企保持煤價穩定,不可加價,煤炭股股價應聲下跌。 然而,有一點讀者必須留意,中央只是計劃凍結煤價,並沒有要求煤企減價售煤,而且受形響的只是合同煤,現價煤仍未列入監管,故此本港上市的三大煤企之中,以合同煤只佔三分之一銷售額的兗煤(1171)的股價跌幅相對較少。
昨天筆者提及恆鼎(1393)值得博反彈,自己亦身體力行在6.85元撈了1萬股。 今早觀看報價,發覺神華(1088)、中煤(1898)及兗煤續跌,唯獨恆鼎價升,心裡狐疑,於是趁該股衝上7元之際全數沽出,利潤不多,但事後恆鼎回落至6.8元,心裡有點興幸。 盡管如此,筆者相信煤企縱有續跌,但離底不遠。
乳業板塊內成員今天全部下跌,可見這一浪牛奶股博反彈的遊戲已經結束。 可是一雞死,一雞鳴,牛奶股炒完,太陽能股接上。 阿爺重點發展光伏發電,今天市場再度追捧太陽能相關股份,當中以陽光能源(757)及興業太陽能(750)分別上漲8.5%及6.8%較為矚目。 興業太陽能主力從事傳統幕牆工程及薄膜光伏建築一體化系統的設計、裝配及安裝,屬下游的業務,但較能直接受惠中央定下的光伏發電應用的政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