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本身,沒有好與壞;對泡沫的喜與惡,很視乎閣下曾經在過去的泡沫中賺得精彩,還是輸得無奈。
刻下人人皆知股市和樓市有點泡沫,問題是不知道何時爆破。
這裡先跟大家重溫過去投資泡沫,今次看遠一點,看看歷史上出現過的三個例子。
看過《Wall Street 2》的讀者,除了學到什麼叫“Greed is good”外,相信還會記得片中提及的鬱金香狂熱(The Tulip Mania) ;有人認為那次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的首次泡沫經濟事件。
筆者不談太多的歷史背景,簡單來說,狂熱在1634年開始,當年遇著荷蘭人對鬱金香趨之若騖。 由於此花較難於短時間內大量繁殖,因而造成供求失衡,再加上投機者的炒作,最後導致鬱金香的價格不合理地急劇攀升。 曾經有文獻記載,在1636年狂熱完結之前,“一棵鬱金香,可以交換八隻肥豬、四隻肥公牛、兩噸奶油、一千磅乳酪、一個銀製杯子、一包衣服、一張附有床墊的床外加一條船”。 可見當時的人對炒賣鬱金香是如何瘋狂。
(這裡又引申出另一件真人真事,話說40多年前,家母還是一名“工廠妹”,當時本港曾經引入了10支黒色玫瑰。 由於黒色的玫瑰在那個年代是新花種,甚為罕見,因而賣得非常昂貴。 可是,家母是愛花之人,不多考慮便豪擲3個月的薪水買了一棵回來。 雖說千金難買心頭好,但於機關算盡的筆者而言,實在難以苟同家母的少年輕狂。 故此,筆者雖然無法理解鬱金香狂熱,但絕對不會覺得驚訝,畢竟類似的事情亦曾經發生在自己的家人身上。)
大約100年後,歐洲又出現了另一次泡沫經濟,名為“南海泡沫事件(South Sea Bubble)”。 事件發生在1720年,當時英國有一間叫南海公司的私人機構,透過賄賂政府,推出以南海公司換取國債的計劃,因而令自家公司的股價大漲,7個月內從120英鎊急升至超過1,000鎊。 及至同年國會宣布通過《泡沫法案》,南海公司股價馬上急跌,泡沫爆破。 不過,南海泡沫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連偉大的科學家牛頓(Issac Newton)也在該事件中損失不菲,事後他講過這番話“I can calculate the motions of heavenly bodies, but not the madness of people”。
近一點的,是1929年牛氣沖天的美國股市。 著名的美國經濟學家費沙(Irving Fisher)曾經豪情壯語,對當時的股市下了這樣的一道結論:“Stock prices have reached what looks like a permanently high plateau”。 諷刺的是,大約一周後,亦即是1929年10月29日的黑色星期二(Black Tuesday) ,華爾街股市暴瀉,道指在10月28日及29日兩天合共蒸發了23%。 之後股市縱有反彈,但仍繼續3年多的跌浪,一直要到1932年7月8日的41.22點才告止跌;當時指數已經比高位下跌了89%。 與此同時,漫長的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亦席卷全球。
從上述三次的泡沫來看,筆者總結了幾點:
1. 泡沫在人類的歷史裡不斷重復發生;
2. 泡沫就像一個黑洞,只要是有點貪婪的人,都會被吸引進去,偉人如牛頓,也不例外;
3. 單看事事講求客觀求証的牛頓,和擁有經濟知識的費沙,同樣在泡沫中投資失利,可見專業知識未必能夠助你脫險,因為置身於泡沫當中,情況就如吸毒,不會有理智可言;
4. 每次泡沫的形成,總會有一個動人的炒作題材,而且每次不同;例如1993年的紅籌國企、 2000年的科網熱潮等(今次的題材,不知道是否就是QE2)。
因此,投資者要學懂的,不是逃避泡沫,而是曉得怎樣擁抱泡沫,因為只有敢於浸在泡沫當中的人,才能獲利最多。 在牛三臨近泡沫爆破前的一刻,時間很短,逃生的出口也很細小,關鍵在於自己到時能否醒覺,及願意全身而退。
電影《Inception》內的主角造了一個小玩意,用來告訴自己究竟是回到現實世界,還是仍然置身於夢境當中。 筆者也害怕被升市沖昏頭腦,因而也替自己做了類似的準備:如果有一天在某大報章的頭版或娛樂版看到關於股市的報道,又或者在三色台的某某娛樂八卦節目聽見恆指升到幾多點的時候,筆者必定會沽清持貨,靜待寒冬的來臨。
丹尼兄你點睇 57? 今次中期業績有特殊收益,剩係計呢條數已多過上年一倍,加埋本業,盤數一定好靚.
回覆刪除市場似乎忽略咗佢,就算前排出埋盈喜都跑輸大市,點解現價未反映所有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