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前文提到筆者買入的中國龍工(3339)雖然基本因素尚未出現重大變化,但卻遭受基金減持,因而反彈乏力。 不過,中國龍工也不是唯一受害者;很多股份不論質素好壞,連日來也受到基金減持而下跌,可見基金們的避險情緒主導了市場走勢。
大型基金由於持貨量大,每次轉倉,就好像民航機轉彎,總需要花點時間,不似散戶身坐戰鬥機,把機翼一側便轉了方向。 基金減持後,不會立即歸位匆匆入貨;故此,盡管閣下是長線投資者,看見近日多隻基金股被洗倉,若然子彈有限,就不應貪平急於撈底,因為超賣後可以更超賣。 筆者現在買貨,也看得非常短線。
昨天慘遭基金洗倉的超大現代(682),股價急挫超過兩成。 自超大現代2000年上市後,筆者不時留意其業績和走勢,但始終從未買入該股,原因是筆者運用“超大”的想象力,也不明白為何超大現代的毛利率可以高達6成多。 若果種瓜種菜真的如超大現代的業績所說那麼好賺,中央就不需要年年費煞思量去收窄城鄉之間的收入距離,城市人也齊齊返園田居去務農為生。 筆者不敢妄下判斷,斷言超大現代造假,但其主席郭浩的形象,總是給人一種魔術師多於企業老總的感覺。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隻名叫歐亞農業(除牌前編號932)的股份。 歐亞農業在2001年上市,其創辦人兼大股東楊斌,40歲不夠,位列福布斯(Forbes)雜誌的中國富豪排行榜第二名,風頭一時無兩。 可惜,“紙始終包不住火”,歐亞農業被揭發嚴重造假,2002年楊斌被中國當局以欺詐及賄賂等罪名逮捕入獄;而當時最先發表報告質疑歐亞農業業務的分析員,正是日前筆者提及的張化橋。
當年該股跟超大現代一樣,賣的是農業概念,但論受市場熱炒的程度,則比超大現代有過之而無不及,股齡超過10年的讀者一定記憶猶新。 筆者有個好友,當年也有炒賣歐亞農業,結果股票變成牆紙,損失不菲。 事隔多年,每次提起楊斌,筆者好友仍然恨之入骨,聲言在楊斌頭頂連轟三槍也不會感到手震。
“Too good to be true”不只在超大現代身上發生,曾是本地散戶和基金愛股的利豐(494,臨時編號2909),其超高營運效益早已被多間券商的分析員質疑;只不過利豐每年總是能夠交出業績,化險為夷。近日瑞銀終於手起刀落,把利豐目標價由 16.5元大幅削至 9元,原因是該行認為利豐無法延續過往用以推高盈利的併購模式,同時亦相信市場將會被市場降低評級。 有報章戲言利豐或許會跟思捷(330)一樣,落得高增長神話幻滅的命運。
說起思捷,便聯想到其同業佐丹奴國際(709)。 自彤叔大手增持佐丹奴後,該股一直氣勢如虹近;這兩個月來,大市調整多久,它便升多久,名副其實的逆市奇葩。 思捷下跌,市場一直將其管理層先後跳船離開視為一大先兆。思捷在海外的生意情況,筆者沒有實地考察,難有結論。 但在本地市場,思捷跟佐丹奴正面競爭,如果有留意兩間公司分店所陳列的衣服款式以及人流狀況,個人主觀感覺,佐丹奴明顯拋離數個身位。
有傳去年思捷的設計部門被佐丹奴挖角過檔去Giordano Concept,是思捷近一年來產品設計質素下降的元凶。 如屬真確,那麼圖表上顯示兩股的走勢則跟事件非常脗合。 圖2是思捷和佐丹奴的3年周線圖,看見在去年4月前,兩股的升跌頗為一致;可是從去年4月至今,佐丹奴已明顯跑贏思捷,走勢可謂南轅北轍。 因此,面對同一板塊,選股也要非常小心謹慎。
圖2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