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5日

管理非專業投資者

恆指今天收報18,813.41,升86.1點(0.46%),成交額370.86億(港元,下同)。

今天大市繼續淡靜,成交再度縮減。 若不是身邊的經紀離座如廁,筆者根本不會察覺已經收市。 在MSN跟T先生相告此事,他也懵然不知道收市。 不僅股市如此,T先生表示連匯市也沒有怎樣郁動,可見整個下午全世界一片寧靜。

昨天報章的娛樂版報道,歌星張學友經過108場世界巡回演唱會後,估計將可賺得大約1億元歌酬。 這令筆者想起兩年多前,有報道指出張天王在08年金融海嘯投資失利,於雷曼一役中損失數千萬元;有傳因其“專業投資者” (Professional Investor,簡稱PI)的身份,結果未能取回分文。 當然,歌神吸金能力極強,很快便能夠單靠一己之力把失去的賺回來。 同樣地,傳聞中環某位心臟專科大國手,亦因為雷曼債券而痛失億元資金。 雖說行醫收入可觀,但要賺回巨額損失,真不知道再要看多少個症。

從上述兩個例子可見,“專業投資者”不僅是個虛銜,更是一種包袱。 在香港,只要閣下以個人名義擁有不少於8百萬元的投資組合,便會自動“升呢”為專業投資者。 定義其實十分兒戲,可是遊戲規則確實如此。 因此,只要閣下今晚一注獨贏那累積獎金高達2,200萬元的六合彩,明天便會順利晉身專業投資者之列。

當然,如果閣下持有會計師或律師等專業資格,又或者如筆者一樣是業內人士,那麼就“不幸地”自動成為PI。 說是不幸,原因是會方假設帶著這個身份的人,某程度上已經擁有足夠的專業投資知識,懂得自我保護,在投資路上所受到的保障自然大大減少。

筆者的客戶當中,只有兩個因資產規模達標而“被成為” 專業投資者。 由於兩人均屬律師,彼此有共同語言,認識遊戲規則,而且也在股海身經百戰,了解投資風險;故此替其管理投資組合的工作相對地變得容易。

至於其他客戶,因為大多數則是“不貼市”的普通散戶,所以筆者每次替他們買賣時都會盡量解釋清楚。 一般客戶只會留意股份每天的高低位;若然眼見股價波幅擴大,自然期望回報增加。 然而,上半年市況復雜混亂,投機時要見好即收,不可大貪,估計大部分買賣的利潤難免將會收窄。

因此,在微利市之中,今年工作上艱難之處,並非要找到買賣機會,而是要好好管理客戶的合理期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