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2日

日本翻身要夠快

多年來,日本經濟沒有重大的改善,國民繼續迷失… 直至今年3月11日,日本經歷地震、海嘯和輻射漏“三鬼拍門式”的世紀災難;雖然國家在生命和財產上均蒙受巨大損失,但從好處去看,專家們認為是次國難對大和民族來說,無論在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國民的精神意志上,可能會是一次谷底翻身的機會。

筆者記得十多年前在一次舊中學同學聚會中,可能席間有些同學早已出外工作,大家一改以往“柴哇哇”的形象,突然談論經濟起來。 由於當時席間無人曾經修讀過經濟科,因此那次“研討會”純屬“水鬥水” 。 不過,筆者還記得其中一個話題是為什麼日本的經濟已經轉差,但市民仍然能夠維持頗高的生活質素。 最後大伙兒沒有什麼結論,只是認為日本人確實擁有很雄厚的“底”(銀根)。

上個月筆者在信報上讀到一篇論述日本政府財政現象的短文,頗有意思。 文中提及日本政府在債務上的利息支出佔收入的比率超過20%,屬全球第二高,僅低於榜首的土耳其。 有趣的是,日本並未有像歐豬各國在金融海嘯後出現重大的信貸危機。 究其原因,是日本染上老美的惡習,政府長期依賴發債去支持政府的開支。然而,日本賣債跟美國有點不同。 美國每次賣債,都是向全世界伸手要錢;但日本由於其國民的“底”很厚,民間有著龐大的儲蓄,加上某程度上日本是個頗為封閉的國家,國民缺乏投資選擇,因此政府每次舉債,可謂能夠不假外求。

可是,“家有三千,日用三錢,如無生計,何用幾時?”,老本,總有用完的一天。 根據三菱東京日聯銀行(BTMU)的預測,隨著年老人口的比例不斷上升,日本將於2015年出現負儲蓄。 現時日本政府基本上是塘水滾塘魚,利用民間儲蓄去為新債提供資金,支付利息,情況就如兩年多前馬多夫的龐茲騙局。

今次日本地震後,政府宣布要加大發債量,雖然現時金額未有定案,但保守估計應該不會低於10萬億日圓。 這樣看來,除非日本的經濟能夠盡快恢復增長,否則新債只會加快“騙局”爆煲的速度。

日本人的真正難關,將會陸續有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