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筆者上班途中塞車。 起初筆者不太擔心,畢竟不是第一次遇著這種情況,加上已經上車,基本上沒事可做,只有等待。 可是,當等了15分鐘後,筆者極目一看,還是看不見車龍的盡頭,心裡不期然焦急起來,車上的其他乘客亦開始感到不耐煩了。 5分鐘過後,當乘坐的巴士通過車禍的現場,各人才安靜下來。
對於泰國曼谷的駕車一族,每天上班下班時塞車已是家常便飯;因為對塞車的時間及地點暸如指掌,所以塞車並不構成困擾。 筆者以個人經驗,總結出一個道理:人的焦慮和恐懼,大多源自自身對事件或環境的不熟悉,以及不清楚危機需時多久才能解決。
今次全球股市因為歐洲債務危機而大跌,其實跟塞車的情況別無兩樣。 歐豬的債務和塞車一樣,始終會有解決的一天,只是需時多少的問題。 如果乘客一心搭長途車,因為塞車感到不安而中途下車,之後才發覺自己距離車龍盡頭不遠時,必定會後悔莫及。 同樣地,如果投資者在歐洲各國已經著手解決危機時沽出了手上的實力股,到事件完結後,相信也會 “呻笨”。
假如閣下知道歐豬危機在6月後雨過天晴,相信亦會安心持貨去觀賞世界杯。
還記得筆者在5月17日“自律的學問”一文中那位T先生嗎? 他是筆者的舊同事,在舊鋪時與筆者隔鄰而坐。 在08年金融海嘯期間,大市一直回落,10月時恆指更試過單日蒸發千多點。 現在回想,記憶猶新。 記得當時T先生日日在盤房大喊辛苦,內心難受;真是聞者傷心,聽者流淚! 由於T先生十分勤奮,閱讀的新聞及分析比其他同事多,因此他清楚知道美國債務危機的來龍去脈,深信問題不會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他曾經說過“這次不同”來指出事態的嚴重性。
筆者對“這次不同”這四個字的印象最為深刻,原因是已故價值投資大師鄧普頓先生(John Templeton, 1912-2008) 亦曾經講過:“這次不同”是投資者最昂貴的成本。 任何人都知道,每次危機出現的方式是不會一樣的,可是危機的發生原因和本質,其實大同小異。 若果事情每次都以相同的形式發生,這個世界就不會有危機。 每次大跌市,說穿了都是因為有限的資金追求價格不斷上升的資產,購買力不斷地萎縮,結果是資產泡沫爆破。
T先生有一點看法是筆者非常同意的,無論你是專業或是業餘投資者,來到股市裡,每天就是在刀鋒邊討生活。 每次虧損都是一個寶貴的教訓。 歷史不斷重復發生,萬變不離其宗。 如果閣下像筆者在08年交了些學費,這次歐豬再度開班時,就千萬不要再重讀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